怀念您,我们敬爱的善知识
|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8-09-12 |
浏览次数:1695 |
|
八十年代初,我二十四岁出家,老和尚五十岁出家,从此我们(父女)天各一方,各有各的师父,开始了出家生涯。
忆念中只写过一封信给老和尚,大意如此:“惭愧每于师受教闻戒,心如火焚。感叹戒法,出家之人不能普闻。常思慈父养育之恩,惭愧未能以报!今得以出家,唯以修道利益父母。惭愧初学戒法,略知粗相,尤以盗戒难护,现拾零片语寄往,伏乞以戒为师,知因识果,自利利他。”至于老和尚那时怎样,真没时间多问。
几年前,没想到老和尚住进了清泰安养园,有了多见面的机会。
老和尚说他出家三十多年,背了一本《金刚经》、一本《无量寿经》,闭过三个月关,剩下的时间就是修庙,没好好坐下来研习经论。现在得把时间补回来,要“炳烛而学”。“炳烛而学”,是春秋时代的师旷劝谏晋平公不要因为年老而放弃学习所说的比喻。文出自西汉刘向编的《说苑》,大概的意思是说: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么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老和尚说:“越老越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我得增长闻思修三慧啊。”
老和尚八十岁开始读华严、涅槃等经,接着开始读夏荆山老居士作的《观音宝像》。一套宝典十六册,一页两面,一面是观世音菩萨宝相,一面是老居士写的修行体会,言简意赅又通俗易懂。
说起来惭愧,最初对于《观音宝像》,我只看了几页,主要是瞻仰观音宝相,并请老和尚也瞻仰瞻仰。没想到,老和尚不仅瞻仰宝相,连上面的文字一并都读了。读了一遍又一遍,把上面一些不懂的地方做了记录。有出家人来访,恭请为之讲解开示,常常对人说:“你们都是我的善知识。”
老和尚说:“我要好好活,争取多学多修,对死不生恐惧感。临终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往生极乐。”
衷心希望老和尚随愿成就!老和尚也是我的善知识,激励我身口意永无疲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常随佛学,行佛所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