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六祖坛经》:悟法传衣第一(24)
|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9-03-20 |
浏览次数:2363 |
|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就是彻底的解脱,你要悟道了,见到了清净自性,就彻底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你的心戒定慧统统具足,定慧,统统在见性当中显现。“般若三昧即是无念”,注意哟!无念不是没有念头喔!要先弄清楚这个无念是没有执着的念头,没有颠倒的念头,没有分别的念头,这个很重要。但是,有正念,正念就是无念,就是无相、无住、无着。“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你看!很清净。意思就是心的体不被染污,就是本来面目,我们的心不生不灭的体性,你只要不起心、不动念,万法无咎啊!若见一切相不强加执着、分别,万法无咎,当体即空,是为无念。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我们起清净自性的用,一切都是清净自性在作用,也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修行的关键,就是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诸位!修行要找到关键,找什么关键呢?譬如:一个母亲带一个三岁的小男孩进去房间,黑暗的房间,那个小孩子会跟妈妈说:妈妈!好暗喔!妈妈就说:你不要害怕,来我告诉你开关在哪里。找到开关后,啪!一按,万年的暗室,一灯就亮,小孩子很喜欢了,以后这个小孩子自己跑到房间来,黑暗的地方,他也不怕,因为他知道开关在那边。开关是什么意思?开关就是般若智慧。开关在哪里?对缘起的假相,彻底的放下。诸位!这个还是第二层功夫,讲彻底的放下,还不是本来面目,要悟到没有东西可以放下,彻底地体悟,原来就是空,没有东西可以放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才是我们本来面目。说放下,功夫还不够,那是方便说,你有东西放下,对不对?有能放有所放,本来面目没有东西可以放,你放什么?你一定要体悟到这个,修行一日千里,真的,就像坐飞机。
我昨天举的这个例子,顿悟就像坐电梯,渐悟就像爬楼梯,你看要坐电梯还是爬楼梯啰!顿悟就是单刀直入,就无相,所以你一定要找到修行的关键。师父!您能不能用一句比较贴切终身受用的?可以,记住!重复的练习放下,重复的彻底放下,一次又一次……就是用这种功夫,知道吗?到最后,你就发现:生命本来就这样。《楞严经》讲:我们摄取宇宙的地、水、火、风少许的元素,执为自体,执着这个色身认为自己,然后又为了这个少许的元素,妄执自我,拼命地造业,拼命地追求,就产生人生宇宙的纷争。我们了妄即真,了悟万法就是虚妄,当下即空,就是清净自性,就是这样子。所以这个《圆觉经》,你一定要看,不看不行。今生今世有三本经典你一定要看,不管是禅、净、律、密,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天台、华严,三本经典你统统一定要看:第一本是《金刚经》;第二本是《六祖坛经》,这个即心即佛的见性大法,你听了以后没有大受用,也会中等的受用,没有中等的受用一定会小受用,没有小受用,一定会作用!你听了以后,哇!每一句都是心法,六祖讲的每一句话都是一针见血!我们用功撞得头破血流,还搞不懂自性,真的很感恩六祖。
我这几天就想说:嗯!我要讲《六祖坛经》,看看这个六祖有没有来跟我摩顶?没有。有个法师来给我摩过顶,那不是做梦的喔,那叫作慈航菩萨。我在读南普陀佛学院的时候,我讲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给你听,这不是妄语,作法师的不能打妄语的。我在亲近广化律师的时候,因为广化律师也是慈航菩萨的徒孙,他是根据律航菩萨出家的。广化律师、律航菩萨,再来就是慈航菩萨,而我是依止广化律师的。有一天在读南普陀佛学院的时候,晚上休息,要打坐,打坐,休息的时候,还没有睡觉,累了,躺下来,慈航菩萨披着南传袈裟喔!这个故事我很少讲的,怕人家毁谤,说我吹牛,拿了一个钵这么大(法师用手比出钵的直径他的肩膀还宽),它是泰国的那种托钵,哇!那个钵,吃三天三夜吃不完,那个钵好大,像脸盆那么大,然后用一条绳子绑住(法师的手从脖子往下向胸前划),这样子,来到这个地方,进入我的既不算梦境,很清楚。然后(菩萨)就微笑,左手扶着这个钵,就用右手就摩师父的顶,摩这个顶,这个右手一接到顶部的时候,放光,放大光明。这个心中的典故,我从来没有讲过,没有人知道,今天讲就不是秘密了。很怕人家毁谤,这个事情告诉你就是说:一个法师可能多少有点迹象就是说:你将来就是要走弘法的路。我今天慈航菩萨现身跟你摩这个顶,就是跟你印证,你这个孩子有希望,来给我勉励勉励一下!(众人鼓掌)好了!互相勉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