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教常识 法师开示 般舟行法 佛法视频 佛教经典 佛教故事 爱心放生 法宝结缘 下载中心 佛教问答
 
当前位置:首页 > 般舟行法
慈法师讲解《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中的122问(46-60)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0-11-25 浏览次数:518

(46)云何当得净喜信。除灭一切忌妒垢故。
  忌妒这个心,是凡夫不随喜心智,我执我见斗争心智,末世这个心是最强的。修罗的心,是绝对不允许他人比我强的。修罗争杀无穷,生命结束无有休息。修罗的心就是这样:你永远不能比我强,你比我强,我永远不干休!忌妒心。那我们作为人类呢,十大愿王要“随喜功德”,佛教中说“回向功德”、“回施功德”,随喜心在这一类有情的修持中十分重要。在行般舟中,随喜心也常生起,会远离妒忌,所以得净喜信。人要有随喜心,人心很安乐、很干净、很简单!不假你用功,别人有善事来、乐事来,你自然生喜,你自然生起助缘,不会犹豫,更不会欲使他痛苦,欲使他难缘,那是不相应的。随喜心智,生起喜悦,得安乐住,这种因缘,称为“净喜信”,除灭一切忌妒垢故。

(47)云何当得清净信。得一切种智光明故。
  “一切种智”是佛教的一个特定名词,成就四果的阿罗汉是一切智的成就者;道种智是菩萨所具有;一切种智光明是诸佛如来所具有。这里是总别二说,一切智为总相智,道种智为分别智,这在佛教中是两大智相,诸佛如来具足一切种智,就是一切总相、别相智皆是具足的。行般舟,就能具有这样的善巧。从清净自性中流出,这就是所谓的“清净信”,也就是一切智光明从自性中流出。从自性中流出的光明,那是不可思议的!行般舟,能开发这种心智光明,总相、别相一时具足。般舟行法,伴于八地善巧,八地菩萨所摄,得不退转故。很多人小看般舟,我们学了这个般舟经典后就可以看到,般舟一法是何以难得、难闻、难遇!这实在是大福德的成熟!看似简单,但我告诉你,学习、实践这个法则甚难,甚不容易!我们在后面会讲到的,如佛在因地,想听这个法,经过了多少千年,供佛想闻不能得闻,想行持不能行持!

(48)云何当得喜乐行信。除灭诸盖障恶故。
  般舟行法的真正利益啊,就是为了消除盖障。“喜乐行法”本身就有不可思议的力,本身就有除垢障的善巧!你不喜乐于法,不喜乐于行法,你必然喜乐世俗!你不用评判,因为行业相续故,你否定不了。我们善于观察,你不爱乐于佛法,就必然爱乐于世俗,你说“我不爱乐佛法,也不爱乐世俗”,那你必然爱乐无记懈怠放逸,还是世俗,难逃罗网啊!在乐行诸佛教言、乐行法中,一切恶缘自然散坏,有意无意识地,在我们的宿缘相续、异果相续中不断散坏。当然恶的种子还在推动着你,但在行般舟、念佛、实践佛法中,散坏了很多恶性的外缘。恶性的外缘在散坏的同时,还有异果的恶性因缘成熟,但你只要不随它走,在念佛中,在修法中,在爱法乐法中,还是在散坏异果的业缘。异熟的业缘是相续的,我们称为“行苦相续”,菩萨不免啊,菩萨都逃不掉,你不要想你能逃掉。我们在不断的行法中,比如行般舟中,对于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会减你的食,不许你睡,就走来走去的,什么名也没有,什么利也没有,什么色也没有,真实不虚故,具足圆满。所以,这里能破除诸障、诸盖,盖障得除啊!“财色名食睡”称为五盖,障有身障、所知障、烦恼障等等,障太多了!你看人的烦恼一上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管了!情绪一来,什么都不问了!脸皮一抹,什么都不见了!那不是障吗?障谁啊?没啥可障就不障了,有啥可障就继续障。

(49)云何当得智喜信。摄受诸佛境界故。
  十方法界中,诸佛境界就是一真平满,一真广大,一真清净,一真如实!所以在一真法界中,我们说是佛法智。那你能不能入诸佛境界呢?我们在读《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境界品》,就是不思议的诸佛境界,你若真正常读,你不用要诸佛境界,你都有诸佛境界。所以今年放光寺诵华严经,我感到十分庆慰!怎么庆慰呢?给这一带山神土地、龙天护法、人来人往的善知识们都带来了不可思议的诸佛境界的加持!以前我遇到一些行法的善巧者,有所证悟后就必读华严,为什么呢?他进入不可思议的甚深三昧境界,清晰、安乐、广大。这时候就怕认错门头了,所以一入诸佛境界去看,哦,原来一切证悟不过是境界上的差别相罢了,实在是没有诸佛境界广大、究竟、庄严!所以自身就会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谦下心、调柔心,就如龙树菩萨一般。我们都知道龙树菩萨把阎浮提的文字九十天就诵完了,感到天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可以立教了,世尊也不过如是,我可以制戒换衣了。这时候,龙王菩萨就把他请到龙宫,《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上下中品一颂,他老实了,怎么老实了呢?诸佛境界实不可思议、不可言说,不可逆、不可取,广大究竟故。“不思议,不思议!”“不可言,不可言!”这样的言辞在华严经中太多了。可思议境界,有量的境界,没量者不以为是,没量者得大方便啊。这个量就把他拘在那儿了,拘在哪儿呢?拘在自以为是上了。

(50)云何当得庄严行信。胜一切世间璎珞庄严。佛国清净成就故。
  行般舟,我们都知道,能十方诸佛悉皆现前。这里都是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的实质内涵。“胜一切世间璎珞庄严”:璎珞,过去人讲经是胸要挂璎珞,手要持璎珞,或要持如意的,干什么呢?以示佛法庄严、尊贵,令众生心智照见。它不是庄严自身,自身何以庄严呢?臭秽之身,无常之身,四大聚集之身,随时衰败之身。是为了庄严佛法,以表法故,所以要带璎珞的。实际讲经之前有种种庄严具供养,这些庄严具供养是法之如实所求之,法之如实所守护,法之如实所认取,这不是庄严哪一人的,是大家所敬、所仰,所礼、所赞顺。比如在藏传佛教,开一个大的法会,就要有很多设置,干什么呢?欲令善巧者、善知识予我们以欢喜回施,就是悉地的回施,令大家得安乐住。实际不是这个人重要不重要,是表现大家对这个法的认知重要不重要。我们都知道,璎珞在诸佛法中是表忏悔。“佛国清净故”,我们行般舟,见国土庄严是十分如意的,若现前,若定境中,若梦中,若舍报之时,不难,的确是不难。以前听人说境界、见人说境界的很多,尤其是念佛人,不可以增上慢心说此境界,若是依清净力得见得用,是为善巧力、福德因缘成熟。

(51)云何当得清净戒行。永灭一切声闻辟支佛心故。
  “清净戒行”,佛赞叹声闻果、辟支佛果,诃声闻心、辟支佛心!诃,就是遮的意思。我们行般舟,也是遮声闻、辟支佛这样的心,赞叹这样的果德不可思议的利益。在大乘教言中,若证于实际地理,是诸佛所诃,就是诸佛诃这样的心,不诃这样的果。因为声闻辟支佛果实是不可思议的自利圆满,虽于佛对待说中,尚无有利他善巧,但自利圆满。我们一定可不敢轻诃声闻之果,你可以诃声闻之心,你自己发声闻心了,你就要诃一诃,因为什么呢?声闻心狭隘,耽于自利、耽于取灭,耽于实际,是应该诃的。

  “永灭辟支佛心”,以前我读到龙树菩萨说“宁堕地狱一劫二劫三劫,不生一念声闻之心!”我感到很震惊的!我说亏得自己没发声闻心,那时候真想自己能证点利益就了不得了,还用想什么呢?所以那是下士之心,就是为自身利益,为避生死险途去求涅盘,当时很猛利的,后来被善知识所诃,再看到经典,知此实是狭隘!我对龙树菩萨这一句话,是特别震惊的,真是感激龙树菩萨这种广大心智的激励与成熟!因为你真有声闻心了,他激励你!你要没有声闻心,他让你透视声闻心!

(52)云何当得庄严大誓。一切所作皆究竟故。
  我们经常讲声闻菩提心、菩萨菩提心、无上菩提心,此处讲“大誓愿”,就是无上菩提心,因为一切所作究竟故,也就是无上菩提心的熏习。因为无上菩提心非假来去、非假修证啊,怎么来表达呢?所以说“果地觉,因地心”恰当运用无上菩提心,因为依诸佛的果地愿力故,那我们可以随顺无上菩提心,得以清净成就。所以说“庄严大誓”,诸佛如来的誓愿莫不是大誓愿,“度尽众生,方成佛道”,饶益有情,真实不虚!如“闻我名号,俱来我刹”,这都是真实之言!诚实之语!如果说阿弥陀佛发这样的愿:“闻我名号,若来我国,若不来我国。”我都不会信,那不是诚实语,不是一真之语啊!不是绝待之语!故佛以诚实之言,广摄有情!

(53)云何当得为一切众生中上首。欲行诸善法故。
  在佛教中,我们知道“上首教言”,所谓的菩萨住世教言。这种教言机制的所显,往往是诸佛世尊的左右侍者,以表众生上首,如华严所表现的文殊、普贤为众中上首;极乐世界中观音、势至为众中上首;药师如来处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为众中上首。如是上首,导引有情趋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辅助世尊,无亏无欠地施清净广大教言机制。众中上首者,欲行诸善法故,此善者,非是世间对待之善,含纳世间对待之善;此善者,令一切众生进趣、完善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说出世入世二种善法,一时具足,是为上首者所导引、所欲行。此欲行之法,是众中上首菩萨若以悲、若以智、若以威德、若以誓愿来做种种设制,令一切有缘于这种清净设制中得到导引与增上成就。

(54)云何当得无有疲倦。为欲教授一切菩萨所学诸波罗蜜故。
  因为般舟三昧成就摄八地事,于无用功得广大善巧,抉择一切菩萨心智,无所畏惧,所以于法“无有疲厌”。如果在凡圣有别之作业中,量之限,凡夫有情的量是极容易疲厌,我们会看到世俗之中,诸多作业,凡夫有情一开始会产生好奇、新鲜、向往的感知的召唤,就会进趣这个法则;往往一熟悉,就会产生疲厌、舍弃、厌离的觉受。而诸菩萨呢,以种种善巧普利世间,愿望摄化故,无有疲厌,所以说,众生无尽、烦恼无尽,其作业回施利益世间有情、教授世间有情无有疲厌,心智如是,作用如是,行法如是,利世如是,此真实之功德非是言语之虚表,实是真实行为、于心地相应。

  “欲教授一切菩萨所学诸波罗蜜”,我们汉地常谈的是“十波罗蜜”,南传佛教有“三十波罗蜜”,这无量无边的波罗蜜就在智慧善巧门中,能接渡众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无上的心智。我们汉地,多以波罗蜜门,作为摄化众生善巧,在一切事处,如幻观察、如幻了知、如幻亲证。犹如梦中行事,无挂无碍,设立方便,以无得失故,所以善巧平衡、守护自心。这是大威德善巧自然感召成熟,所以教授一切菩萨所学诸波罗蜜无有疲厌。

  在凡有情,疲厌二法、懈怠放逸二法、昏沉无记二法是随烦恼,必然延续成熟,虽远离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但疲厌与昏沉、无记、无力,所以于诸三昧不得力,不能清净守护,于广大神通善巧、慧用不得具足,所以多生厌倦,对此我们作为凡夫有情,会有深刻的自我感知与观察,这是勿庸置疑的。

(55)云何当得不退转。多求一切佛法故。
  我们接触到许多般舟的资料也好,历史的传承说法也好,近代人的实践观察也好,般舟行法所摄内涵是一生不退,也就是所谓的八地菩萨功德。八地以下菩萨尚有进退之机。就果地净土教言来说,一切众生若缘此法,一生决定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对此做过针对性的授记,广泛性的授记,如实的授记于一切真正能了解、接触、实践、守护净土法门的菩萨们,这个记是如实之记,若如是者,必得如是果、如是愿、如是成就!

  云何当不退转呢?我们若是依自力坚持行持,“不退转”这个言辞甚为难以宣化,更不要说是法益的成就。依佛甚福德力,现缘成熟,得见诸佛菩萨,乃至亲临诸佛教诲,这样“一生不退转”不为难事!因为机法不一故,教有实权故,各有设立,所以于无上成法,大机大用,一生成办,实是不可思议!

  “多求一切佛法故。”在这种总相守护法门中,就是所谓的果地教言中,含纳于一切法、密护于一切法、缘成一切法,是为万德具足!

(56)云何当得不可坏。不为一切外道邪师所破故。
  就般舟行法来说,我们所有的祈祷行法,惟佛与佛能知,惟佛与佛能见,惟依见佛为增上方便,摒舍一切杂缘,所以一切外道邪师所不能涉足,不可毁坏。何以故呢?无有此缘故。我们在行般舟时,“立一念、断诸想”、“念其方”,以阿弥陀佛殊胜愿力与功德外加,以神通力外加,以誓愿力摄化,令众生本功德力成就,以亲证十分诸佛悉皆现前、听闻胜教,于诸佛如来最上教诲作以抉择,观法自性无来无去,亲证自性之真实,远离一切生死徘徊与染浊的疑虑。

  邪师者,不说究竟教者,不惠以众生真实利益者,不能令有情得一生不退转者。在此对待法中,多由邪师所摄,所谓邪者,不能令众生入正知正见正业正命,成就正智正定,乃至究竟成就菩提,以至落于事相、徘徊于因地。我们在这个减劫之中,诸多有情不能于法生乐、于法生信,所以多由不正见所催使,入诸恶见邪流,沉沦世间,不能自拔。而般舟三昧行法,其功德绝对是不可破,即使外道邪师亦不能破。

(57)云何当得深信一切诸佛。不舍此念常见诸佛故。
   “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这样一个三昧会有此设问,为何在此“当得深信一切诸佛,不舍此念常见诸佛”?所谓定意三昧之修持,即定意这个念的守护与相续。在佛力、佛愿、通力、本功德力的加持下、纯熟下,能不舍此身行,得见诸佛。行般舟一法,若不舍杂缘,即所谓的外道知见、邪师知见,或种种不如实之知见,就会被种种知见、种种想所扰乱,那么定意三昧难以成就。

  这么几年来,许许多多般舟行法的实践者,一日二日三日七日,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在此都有所观察。然定意三昧贯穿于始终者,稀少!乃至一日一夜,贯穿者稀少!极为稀少!有善根成熟者,一人半人还是有的,如是人,一日一夜中,身心变化难以喻说!胜福德因缘成熟难以言表!若一日一夜定意守护贯穿始终,此人不可思议,为十方诸佛所守护者、所赞许者,为一切菩萨所爱乐、顶戴、供养者!这是真实不虚的!我们在这个法则中,应如实观察自己的心智,绝不有矫饰、虚伪、欺辱之心!因为在这个法的实践中,我基本是用一日一夜、一日两夜这样的行法做过一段实践。最主要的观察中,我做过这样的实践:于一日一夜中,不能丢念、不能失念、不能错念。这样行持法则,就会产生极大的心智善巧!难以喻说!

  定意三昧,能不能见佛呢?若是“深信一切诸佛,不舍此念”,我们真是信佛者,贯穿于始终,定意守护断于诸想,但念其方,在佛的愿力、通力、无碍力的加持下,在我们本体功德的成熟下,一定会能得见诸佛,听闻诸佛胜教教言,解除一切疑虑,解除一切沉重武装与包袱,所谓真正得大自在啊!亲证自性之光明而解开你自性的本质,又离一切矫饰得以真实面目,入于实际地理安住于真实法则!这是我们应该观察得到的,许多人都是实践过的,在国内现在实践这个法则很广泛、很普及。这个“普及”不能说象念佛等其他一些简单行法那么普及,但也是已经被大多数依法、依经实践的有情所接受。最初,行般舟是不被人认许的、不被人认同的,是谤者多、疑者多、毁者多,那么通过这几年大家的实践与观察,尤其是依教、依经典来如实地实践,逐渐就能观察到我们现世有情根性的羸劣,贯穿始终善巧的不成熟,所以不断地在实践这个法,象恒阳庵的常住居士们已一年有余地在串习这个法则,一日一夜、或一日两夜、或稍微长一些,但是一日一夜的“立一念,断诸想”贯穿始终、不失念、不丢念,如此的清净守护者有几人?我不敢评说,也不敢轻说,这里各人实践者善根自成熟、自运用、诸佛如来自守护。

(58)云何当得如父想。绍隆一切佛法故。
  父者,促生一切功德。所以龙树菩萨在他的著作中赞叹:般舟行法为一切诸佛之父,般若为一切诸佛之母。般舟行者为一切诸佛之父,能促生一切诸佛入世间广度有情之功德,般若是蕴育一切功德之母,养育一切诸佛法则,广蕴世间。“绍隆一切行法”,般舟行法实是具此威德,具此善巧,具此真实内涵,若有成就者知,若说善巧者知,若如是实践者知,若是抉择者决定守护、无疑守护。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有情迷惑、彷徨于自己知见所见的感知,在色声香味触法、财色名食睡这个虚妄的感知外缘中而不能抉择一个法则,不能清净实践、舍弃一切杂缘而实践一个法则,这样善根成熟的机会就越来越少,所以我们不断地依法则来鼓励、劝化、引导、增上,来促成一些外围机制,那么内在的机制的确还是各个有情自须发心。

(59)云何当得佛力加持。于一切佛法光明中生故。
  这是般舟行法的一个特定机制!在念佛法门果地教言中,依佛愿力而直入光明藏,清净平等,一切众生咸得往生,就是所谓的光明。光明平等心智中而得清净守护,缘起念佛,所以一起即是光明。光明平等,无所挂碍,咸得往生故,无有对待故,抉择于十二光明,所谓无对待光、炎王光、智慧光、欢喜光、不思议光……,一切种种不可言说的光明照了世间,消除一切对待情执、凡圣情执。般舟行法亦复如是。在佛力不可思议的加持下,就是所谓的佛的果德力的加持下,泯除一切众生差别心智,入平等光明藏、不思议光明藏,免除一切对待的光明藏。如此光明藏中,能促生一切功德,即种种国土庄严,种种现下当机之庄严,所以说予一切众生回施最上乘利益,予一切众生平等觉悟。般舟行法的确是如是不可思议的,阴境现前之时,正是回施平等守护之机。在般舟行法中,多数有情于阴境不能自拔,我亲历了许许多多的行法者,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在行法中,多有阴境,多被阴境所驱、所折服、所牵制,不能自拔,认取于阴境。何以故呢?未出梦故!未出自己知见与觉受故!未仗借佛陀平等智、光明智、无碍智清净圆满加持回施故!但依自己的事相感知,所谓自己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尘染产生的觉受想行识,在这个阴域中迷茫与徘徊,错认了自己的心智,错认了法则,无力贯穿始终于一个“立一念,断诸想”,无染无著,无挂无碍,直取见佛的这种抉择,故多落入阴境之中,不得光明,因为实是佛力加持故,令其消除一切阴境故障,象一般我们实践佛法的凡夫有情中,多在阴境不能自拔,也就是说在事相中堕落、沉沦,不能觉悟。

  诸位善知识,这个行法若是以无对待心智起步,就是所谓的定意三昧守护,依佛的无碍果德心智、无上菩提心智、无所期望之心智,但求见佛,立此一念,那么必然进趣于光明藏,在此光明智海中洗涤不可得之无明、黑暗、尘垢,令其得见诸佛如来。当知佛力!当念其方!当知佛愿力不可思议!佛果地回施不可思议!诸佛甚深教化因缘不可思议!这个地方解释得十分清晰:“在佛法光明中生。”促生诸功德,但凡夫有情多以为在自己的色声香味触法的感知中能增益自己的道德与善根,恰恰在这个法则中多不相应,无有相应之缘,应是在佛力的加持下,佛光明中促生自身的法身慧命、种种善巧,这一点要十分得注意!因为这里的次序是从当如父想,延续这种促生功德,法光明者亦是般若之智所显的母体功德、诸佛之母,不要小看这些言辞,你要是认得准,在一切如幻业缘中真正抉择,你就会在这个如幻业缘中得广大方便善巧。若是我们真正识得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在幻缘中、梦缘中,你何以作为呢?人人都可以抉择的,在我们现在的梦幻因缘中,你怎么来抉择自己的心、业、缘呢?你还需要粉饰、需要装点什么呢?还需要虚什么、假什么、真什么、成什么呢?那我们就会如实地面对着自己心地的择取,安排着自己的生命与渴望。

(60)云何当得无障碍。一切佛法悉现在前故。
  “当得无碍”,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中,什么会有碍我们呢?莫过于得失。什么会碍我们呢?莫过于凡圣。什么能碍我们呢?莫过于一切对待的取舍啊!于我知我见中障碍有情,所谓烦恼障、所执障令众生迷失自心,各于障法中不得善巧、不得游历,那么诸佛法不能现前啊。而行般舟的当下修、当念修,就是破除在事事因因缘缘现前之时,依无碍力,依佛不可思议的报德力来观察,也就是依自性无染、自性无著、本无自性之力来观察每一个当下,乃至依佛名号功德力迅速成就自性之光明,照了觉知一切法本来具足,一切法本来庄严,一切诸佛本来安立,法界清净安立海中一切庄严本不离刹那间,成就无量法则善巧!

鲁ICP备10206032号 版权所有 普光明楼
(明寂师等四众弟子) QQ:406311480     后台管理